行业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中国水污染治理为什么效果太慢

来源:      2018/9/18 7:32:16      点击:


纯水设备行业新闻】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粗放型发展中,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水体逐渐丧失纳污自净能力,水中污染物的累积成为重大环境平安隐患。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水污染治理虽得以快速推进,但主要以修建城镇污水处置厂来治污,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根据《2016年城乡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投入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置厂(不包括一些工厂按国家要求自行建造的污水处置厂)超越了5000座,日处置能力超越2亿吨,污水处置率超过85%乡村93.4%县城87.4%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水处置能力最大的国家。


然而,有评估性研究指出,城镇污水处置厂的建设尽管有助于缓解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湖泊里藻类爆发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意味着纯水设备富营养化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水质也还没有达到清洁状态。此外,几乎人口集中的乡村/乡镇都已经建了污水处置厂,因此通过扩建或新建污水厂来进一步控制水污染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对此,有局部专家建议,通过进一步提高污水厂的排污规范来加强污染控制与治理。但是这样真的能更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吗?


先看看排污规范是什么。中国的环境规范分为两类两级,两类是指环境质量规范和污染物排放规范,两级是指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规范,指为了维护人民健康、 实验室纯水设备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而制定的规定环境要素中所含有害物质或因素的最高限额。污染物排放规范则是指为了实现环境质量规范,结合技术经济条件或环境特点而制定的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及其浓度或数量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对于水污染,以上有关污染物排放规范的说明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排污规范需要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别极大,一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地理、气候、人口与产业等关键因素迥然不同,另一方面,影响污染物治理的自然纳污能力和经济技术条件大相径庭。然而,目前执行的包括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规范在内的各种排污规范却是一刀切式”统一规范,并没有反映实际存在地区差别。提高排污规范,就是更严格化这个统一规范,也并不会更适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尽管分为国家和地区两级,由于地方规范制定的技术能力有限,只有北京、上海、江苏等少数地区制定了地方规范。这些少数地区的地方规范只能比国家规范更严格,也说明了国家规范是普遍和基本的规范。


第二,尽管可以将污水处置厂视为污染物传输链的末端”一个潜在人为污染源,但它并非唯一的污染源,因此,中国也对污染物制造源头的各产业行业制定了相应的排污规范*,只是目前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焦点仍集中在末端”对“前端”污染源的排放控制缺乏足够重视。源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若直接排入环境,便是直接增加环境污染,污水厂排污标准的提高对此毫无作用;超纯水设备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置厂,由于污水厂的处置技术及指标限值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的污染物组成而设计的提高污水厂的排污规范既不表示现有指标体系的根本性改变(增加来自其他污染源的污染物指标)也不表示现有处置技术的根本性改变(除了能有效去除生活污水里的污染物,还能有效去除来自其他污染源的污染物)因此污水厂排污标准的提高仍然不能解决问题。


如石油炼制工业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31573-2015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规范(GB18596-2001等。


综上所述,污水处置厂排放规范自身存在不适合地区实际情况的缺陷,而将控制水污染的重点放在污水处置厂排放标准的提高是一种“末端治理”思路,缺乏系统的生态观,效果肯定有限。既然如此,反其道而行,或许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首先,追踪溯源,找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源头进行治理,并逐步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制造。


乡村,水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点源污染。前面提到城镇污水处置厂的污水处置技术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而设计的对于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不一定能有效去除,所以应严格要求各工业企业在将废水排入市政管网之前做预处理。这方面可以学习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针对自己产业经济结构中重要的石油能源、半导体制造业、建筑业等耗水污染型行业,提供了工业尾水预处置达标方案,并鼓励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流程开发应用先进技术对尾水进行处置和循环利用,保证了工业污染物在进入市政管网之前被有效去除。这样的方式不只能够减少污水厂的处置压力,也可以同时实现节水节能等目标。


与城市不同,农村主要的污染来自种植业化肥、农药的低效使用和养殖业抗生素、激素的大量滥用。中国的种植业,化肥和水的使用效率只有2030%不但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大量化肥也因为没有被作物吸收而进入环境,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并成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诱因。养殖业方面,绝大多数业主对于抗生素和激素缺乏合理用药知识,发现药效降低后不断加量、加次,增加用药本钱的同时导致有害细菌抗性增强、人体抗药性降低、生物演化方向改变等问题。针对此类面源污染的控制,可以借鉴以色列经验,研发低毒、高效、易降解的化肥,采用效率更高的施肥灌溉方式*,加强抗病菌种的开发应用,加大水处理设备对农民相关知识的普及,促使他减少抗生素、激素和农药的使用。


以色列的滴灌、喷灌等新型灌溉方式,使水的使用效率达到75%化肥的使用效率接近90%


无论是工业企业基于生产流程来设计建造水的预处置及循环利用系统,还是农业畜牧业业主通过施肥灌溉方式的改变来实现水和化肥的高效利用,都体现了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概念,也就是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利息及充分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维护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生产制造模式。当所有的生产者有意识地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最小化环境危害等目标与战略融入生产流程设计,就能逐步协调优化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产与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


其次,对于污水处置环节,无论是前端”还是末端”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依照当地的条件和用水的要求来制定适宜有效的污染处置方案和指标,既要防止工业水处理设备处置缺乏的问题,也要防止处置过度的问题。通过严格监测水质、采用对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技术,可以逐步解决处置缺乏的问题。


但对于处置过度则需要特别讨论一下,因为它现阶段还没有得到充沛的重视。所谓处置过度,也就是因处置水质逾越现实需要而产生高昂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味强调水质的提高而不考虑植物生长的需要,氮、磷、氨氮等对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物质就会被大量去除,不只造成技术和经济上的浪费,也有利于恢复和增强生态环境的机能。其实,只要对植物种类稍加选择,即使采用技术简单、利息低廉的技术,处置后的水也可以就地利用,通过植物的作用达到净化水、促进植物生长、节约新鲜水等多重环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