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流程中典型病毒的发生及潜在风险

来源:      2024/10/16 17:11:37      点击:

上海纯水设备行业新闻】

城镇污水中存在大量可造成流行性疾病的病毒,但目前污水污泥处置处置过程中病毒的去除效果及公共风险尚不明晰,如何确保病毒在污水污泥处置处置工艺中被有效去除,保证城镇健康平安的关键。为此,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典型病毒在污水污泥处置系统中的发生和转变,概括了污水和污泥处置流程中各工艺对病毒的灭活机制,以及不同处置工艺对病毒的去除效果,并对该过程中存在职工健康风险隐患进行了归纳,针对性提出相应防控建议,为实现城镇污水厂典型病毒全流程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城镇生活污水中富含超过560种可致感染病毒,其中人类致病病毒主要来自感染者排泄物,其浓度可达110511012copies/g干重)由于污水中存在大量杂质为病毒提供了多种黏附保护,使得病毒在污水中具备稳定性高、抗逆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与病原菌相比,病毒在污水处置过程中更难去除和灭活。病毒的低感染剂量和感染后高水平脱落的特性使得病毒具有更强的污染性,通常不到10个颗粒就足以导致易感个体感染。研究标明,因污水传达造成的腹泻疾病每年约40亿例,造成200万人死亡,这些疾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水传达病毒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污水处置厂作为生活污水集中处置中心,遏制病毒经水传播的关键。但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的污水处置厂出水和出泥卫生学指标中未包括病毒指标。现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关注污水厂各处理工艺中致病菌的赋存特性和去除效果,对污水和污泥中病毒的分布情况、去除效率、灭活特性和流露风险缺乏系统研究。为防止病毒在废水和污泥中传播,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需要进一步了解潜在病毒在污水处置厂污水和污泥中的转化归趋及其传达风险。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污水处置厂处置流程中存在典型病毒及其特征、各处理环节对病毒的消除能力、存在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为污水处置厂病毒的风险防控,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污水厂中典型病毒的种类和特征


当前针对污水厂中存在病毒的相关研究中,研究占比最高的病毒种类依据巴尔的摩分类系统为正义单链RNA 病毒(+ssRNA 主要包括肝炎病毒(hepatviru诺如病毒(noroviru肠道病毒(enteroviru和冠状病毒(coronaviru等。该类病毒复制速度快、感染能力强,且单链RNA 复制过程中易出错,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使得疫苗不能临时有效识别,造成了大量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占比第二热门的双链DNA 病毒(dsDNA 主要代表为腺病毒(adenoviru一般而言,dsDNA 基因组稳定性最高,对环境的抗逆性最强。UV254nm照射下,dsDNA 病毒存活率远高于单键DNA ssRNA 病毒。两类研究占比最高的病毒,都具有在污水中广泛存在含量高、稳定性强的特征。


污水厂中未有效去除的病毒可通过水循环在环境中扩散传播,引起流行性疾病发生。如:2008年—2019年,共有24例在意大利、美国、非洲国家爆发的诺如病毒疫情与社区水系统有关。欧洲范围内开展的一项监测研究发现,36.4%娱乐水域样品中检测到腺病毒,其中约25%具有污染性。每年通过污水、饮用水等水传播的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可导致全球120万儿童死亡。近年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病席卷全球,感染患者的粪便物质可释放出1106copies/g病毒进入污水系统,引起了人们对污水中冠状病毒传达和去除路径的重视。


综上,污水厂处置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污水中具有浓度高、稳定性强、对人类具有中/高度健康影响、可引发流行性介水传播疾病的病毒,主要包括以下5类:腺病毒属、诺如病毒属、肠道病毒属、轮状病毒属和冠状病毒属。表1汇总了这5类典型病毒的人类罕见感染型、进水浓度及其感染危害。污水厂如何有效去除这些病毒,关乎城镇卫生化和健康化发展。


表1城镇污水中典型病毒种类、特征及其浓度



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置流程中典型病毒的发生及潜在风险



2典型病毒在污水处置过程的发生与转变


2.1一级处置


废水进入污水处置厂后,首先经过一级处置,通过重力或机械方式实现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分离。一般而言,一级处置中典型病毒对数去除率(LRV为00.7logSA RS-CoV-2作为包膜病毒,因对固体具有亲附性,其LRV为0.5log1.2logSimmon等的研究标明,经一级处置肠道病毒和人类腺病毒可实现0.6log和0.3log病毒的LRV标明一级处置工艺对病毒的去除效果较弱。由于病毒易吸附于有机生物固体和团聚在细小颗粒物上,因此一级处置对病毒的分离效果较差。此外,一级处置工艺有时还会使污水中病毒的数量不降反增,较之沉淀所减少的病毒量而言,原水中的感染颗粒在搅动过程中被破碎,释放出了更多的病毒颗粒。


2.2二级处置


污水二级处置的作用主要是除去一级处置后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所有处置工艺中,激进活性污泥法被认为是减少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含有复杂微生物和有机物构成的活性污泥对病毒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包埋作用,能够富集污水中的病毒,使之从水体中分离,进入污泥体系中。虽然研究标明,活性污泥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泌物如蛋白酶,破坏病毒蛋白衣壳使其灭活或通过细菌直接捕食使病毒去除,但一般认为,活性污泥整体上在病毒的分离过程中充任传输载体,并不具备有效灭活病毒的作用。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污水中病毒减少了1.00log4.24log此时污水中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汇入污泥中。


除活性污泥法外,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滤池以及氧化塘对病毒的减少也有较好效果。MBR处置工艺既具备生物处置,又具备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从污水中拦截病毒,因此MBR处置工艺的LRV值通常比活性污泥法高1log3log其值通常在3log6log目前关于生物滤池废水处置工艺去除的研究有限。Kitajima等研究发现,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在去除病毒方面表示相似。而Campo等在研究二次处置期间诺如病毒的平均LRV时发现,活性污泥与生物滤池在病毒去除方面差异显著,活性污泥从污水中去除诺如病毒最有效,平均LRV为3.1log而生物滤池系统的LRV则要低得多,平均LRV为1.72log推测是生物滤池滤膜停留时短且易堵塞导致的氧化塘主要利用沉淀、不同营养水平的生物体捕食以及阳光介导的灭活机制来清除病毒。由于氧化塘类型较多,且研究数据较少,氧化塘对病毒的去除效率并不明晰。研究标明,温度高于20℃的20d池塘系统中,肠道病毒清除量应在2log4log但只有34%样品观察到此结果。也有研究显示,氧化塘的总清除量一般不到1log因此,一般认为,氧化塘对病毒的去除对数为0.8log1.2log此外,氧化塘系统中病毒去除在理论水力停留时间(HRT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争论,不同的作者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整体上认为,其病毒去除效率不稳定。表2汇总了惯例二级处置工艺典型病毒的去除效果。


表2二级处置工艺对城镇污水中典型病毒的去除效果



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置流程中典型病毒的发生及潜在风险



2.3三级处置


尽管二级处置分离去除了绝大部分病毒,但由于病毒基数大,污水经过二级处置后,仍含大量病毒,需进一步去除。目前的三级处置方法对病毒的去除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通过物理手段截留或分离病毒,包括凝聚沉淀法、膜分离法等;另一类则通过化学手段使病毒失活,达成对污水的消毒,包括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


其中,混凝沉淀法与一级处置实质相似,即起到分离作用。研究标明,三级处置中的混凝沉淀法可减少0.5log1.0log肠道病毒。


而膜分离法在分离病毒的效率上高于混凝沉淀,其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小尺寸膜孔径截留溶质。由于不同病毒的尺寸不同,从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其去除率不尽相同。Ottoson等在比较超滤系统去除病毒的研究中发现,超滤对肠道病毒的去除率约为1.79log而对诺如病毒的去除率仅约为1.14log反渗透法对病毒的去除效果高于超滤,对水样中大肠杆菌噬菌体去除对数可高达7.1log但是由于反渗透系统运行和维护利息较为高贵,多应用于饮用水处置。


上述工艺的核心皆为分离,即把病毒从污水中脱离出来,汇集在污泥中。而消毒技术则能使污水中的病毒灭活。消毒主要分氯化、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消毒依赖于化学消毒剂分子或高能光子与病毒接触,通过使病毒颗粒的氧化分解或抑制细胞活性来灭活病毒。如果消毒剂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减少,则消毒效果会受到有利影响。


目前污水处置厂主要的消毒方式是氯化。游离氯会损害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而二氧化氯和一氯胺损害病毒衣壳,能有效去除病毒。Qiu等研究标明经氯化后,污水中的病毒污染性和浓度均大幅降低。但氯化具有选择性,需要根据每种病原体的特征选择最佳剂量、反应条件和接触时间。如二氧化氯在pH值为8.2时,对肠道病毒的去除率高于pH值为5.6和7.2时,同时还观测到36℃下比在4℃和20℃下反应去除效果更佳。相较于UV和臭氧处置工艺,氯化工艺应用利息低,受水体环境因素制约因素较小,且残存的余氯能继续性抑制水体中病毒的再生。但氯化过程会发生氯仿等致癌物质,造成污水二次污染,需妥善选择施加剂量。


除氯化外,同为化学法消毒的还有臭氧处置。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水相互作用发生自由基,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研究标明,达到与激进氯化工艺相同的病毒灭活效果,臭氧所需的反应时间仅是氯化的1/10极大提高了消毒效率。同时,相较于氯化工艺,臭氧消毒自身不发生残留有害物质。但臭氧作为高活性氧化剂,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时,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甲醛等消毒副产物,因此更适合于水质相对清洁的水体。臭氧的消毒性能相较于氯化,受操作参数影响严重,如pH自由基触发剂含量等。此外,腺病毒对臭氧处置相当不敏感,更适用于氯化处理。Wang等研究表明,臭氧消毒可使得诺如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星状病毒等浓度降低1log4log但腺病毒仅能降低1log2log


相较于化学法消毒,UV辐射不需添加化学物质,不会发生消毒副产物,其主要通过高能光子辐射形成嘧啶二聚体来破坏病毒核酸,实现对病毒的灭活。Qiu等发现,水中的肠道病毒经过紫外线辐射后感染性能下降84%UV灭活效率取决于病毒基因组类型。ssRNA 基因组比dsRNA 基因组更容易被UV攻击,而dsDNA 基因组则表示出最高的耐受性,因此UV辐射对于污水中腺病毒的去除效果不如氯化工艺。此外,冠状病毒因有包膜存在阻碍了高能光子辐射,相较于诺如病毒等非包膜病毒,不易被UV辐射去除。同时,冠状病毒包膜对强氧化剂十分敏感,因此冠状病毒更适用于化学消毒法。对于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的污水处置厂,应考虑UV波长、强度和污水浑浊水平,理论上100143186mJ/cm2分别可灭活2log3log4log病毒,消除或减少废水中的颗粒物可以显著提高UV消毒效率。


消毒技术能较好地灭活污水中的病原体,但并不能完全清除和遏止污水中病毒的繁殖,研究标明,肠道病毒对普通消毒剂的抵抗力比细菌指标更强。因此,污水厂出水中依然能够检测到病毒,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风险。此外在偏远地区,许多污水厂只能达到二级处置,需要重视污水中病毒的检测和灭活问题。表3汇总了罕见三级处置工艺对典型病毒的去除效果。


表3三级处置工艺对城镇污水中典型病毒的去除效果



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置流程中典型病毒的发生及潜在风险



3典型病毒在污泥处置过程的发生与转变


污水处置过程中,病毒的减少并不等价于灭活,很大水平上病毒仅是从液相转移到固相,因此,污泥中病毒的灭活也是不可忽视的腺病毒是污泥样本中最常检测到病毒,其次是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国污泥处置系统中对病毒起主要灭活作用的工艺有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碱性石灰稳定和热干化。


3.1三级处置


厌氧消化是用于实现污泥稳定的最常用技术之一。厌氧过程中发生高温条件可显著杀灭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同时在升温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和氨也毒害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病毒活性。目前,厌氧消化中病原体失活机制仍未得到充沛了解,其灭活效率依赖于不同的因素,例如温度和固体保管时间等。嗜热和嗜温厌氧消化对污泥中的病毒LRV为0.45log6.00log其中,噬温厌氧消化对禽腺病毒4型的LRV为1.3log2.8log小鼠诺如病毒约为2.2log肠道病毒约为1.97log而嗜热厌氧消化LRV则比嗜温厌氧消化LRV高1log2logSA RS-CoV-237℃的嗜温下可坚持稳定至少24h而55℃嗜热厌氧消化则可以完全灭活SA RS-CoV-2可见,高温在病毒的灭活中起关键作用。


3.2好氧堆肥


污泥堆肥是一种典型的放热好氧过程。亲热阶段,堆肥温度在5570℃,高温会导致酶和蛋白质变性、RNA 失活,使得病毒宿主细胞死亡。美国环境维护署指出污泥堆肥温度上升到40℃以上维持5d每天中含4h超越55℃时,即可显著减少病原体数量。此外,堆肥过程中,干燥脱水环境使得病毒衣壳破裂、释放核酸失活,以及嗜热细菌的大量繁殖,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氨气、阳光照射、营养物质的缺失等因素都影响了病毒的存活。


保守的好氧堆肥可有效灭活大部分病毒。Wilei等发现,污泥堆肥43h后,无法检测到活的指示微生物,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第1h内就被完全灭活。Pourcher等在农村污泥堆肥研究中发现,污泥中浓度为1580CFU/g干重)污染性肠道病毒,从堆肥的第一次转动中就无法检测到但目前未见针对性研究堆肥中人类特异性病毒,如腺病毒、诺如病毒、肠道病毒等灭活效率的研究。而Vinnera也提出,并非所有堆肥资料都被加热至高温,这意味着存在病原体重新生长的风险。


3.3石灰稳定法


石灰加入污泥中可以迅速提高pH病毒在强碱性条件下会迅速失活。同时,氧化钙吸收污泥中的水分,也抑制了病毒的存活。Hansen等和Bean等皆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向污泥中加入石灰有效地灭活了5型腺病毒、轮状病毒和特异性噬菌体MS2其中,Bean等发现,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在石灰稳定处置6min后低于即可检测水平,LRV高达4logSattar等通过评估肠道病毒在石灰稳定条件下的耐久性发现,高pH可有效减少污泥中的I型脊髓灰质炎病毒。Grabow等则指出,石灰稳定处置过程中,肠道病毒数量的减少高于大肠杆菌噬菌体、肠球菌以及总大肠菌群的减少,标明可以通过惯例细菌学检测来监测石灰处置。但石灰处置若能达到灭活病毒的效果,pH值必须至少22h坚持在11.5但投入过高的石灰剂量,造成较高的pH有利于后续土地利用处置,常做应急处置,或污泥外运预处理,减少污泥在外运过程病毒溢出传达的风险。


3.4热干化


热干化通过污泥与热媒之间的传热作用,进一步去除脱水污泥中的水分,提高污泥的卫生性能。将污泥加热到80℃以上可使含水量降低到10%以下。然而,致病负荷减少的水平随操作条件变化。Crohn等通过30min连续混合热处置系统处置污泥发现,60℃处理的污泥,其平均病毒密度为25.2PFU/g干重)70℃处置时每克干重的病毒密度可下降至2.8PFU/g干重)这表明了温度对病毒灭活的关键作用。Strazynski等也验证此观点,5562℃下,脊髓灰质炎病毒于32min后完全失活。而温度升高至71℃时,30内病毒就已完全失活。95℃时仅需要15即可。此外,热干化过程中,干燥也是病毒灭活的重要因素。Tsai等研究了污泥风干过程中病毒活性的变化,发现病毒的感染性随污泥含水率的下降而下降,标明污泥脱水作用有利于减少病毒的感染活性。


综合而言,污泥中病毒的灭活因素和灭活机理主要围绕:温度、有毒物质、高pH脱水环境和微生物活动5项因素展开。1高温使得病毒失活;2厌氧消化等过程产生VFA 非荷电氨或尿素,会对病毒或宿主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毒性等不利影响;3强碱性条件下,病毒或宿主细胞生理活性受到破坏和抑制,脱水环境使病毒蛋白质外壳破裂引起其核酸的释放,失去稳定性和感染能力;堆肥过程中污泥微生物可通过捕食、拮抗和营养竞争等方式实现病原微生物的杀灭,还可利用降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酶实现病毒的灭活。图1总结了典型病毒在污水污泥处置过程中各环节的去除效果。



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置流程中典型病毒的发生及潜在风险



图1典型病毒在城镇污水污泥处置处置过程中各环节的LRV


4污水污泥处置处置过程中病毒的流露和防控建议


4.1污水污泥处置过程中病毒的流露及风险


污水处置过程中,因设备机械运动或曝气,病毒从污水中转移至空气。如预处置阶段中污水泵送、辐流式沉沙池的机械搅动等,会将污水中含有病毒的液滴挥洒进空气中。又例如氧化池底部的曝气设备运作等,发生的气泡从污水底部上升,当气泡膜破裂,膜中残留的液体便分裂成携带病毒的小液滴进入空气里。此外,针对污泥处置环节,附着在污泥外表的病毒聚集体在污泥输送和脱水过程中,受外力作用会随污泥中的水分或小颗粒固体分散至气体里。当以上所述液滴发生脱水和雾化时,便形成了病毒气溶胶。病毒气溶胶的种类和特征受到污水污泥处置工艺模式、污水污泥来源和气象条件的影响。然而,病毒气溶胶如何坚持稳定状态、哪些病毒更容易优先雾化等机制仍尚不明晰。针对污水厂室内外气溶胶分布特性的研究也十分稀少,如Liu等研究认为,污水厂室外设施发生的生物气溶胶组成受原先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大于污水自身气溶胶化带来的影响,而室内生物气溶胶则以污泥气溶胶化过程为主导。总体而言,病毒气溶胶的传达路径仍需广泛研究。


当前,污水厂生物气溶胶中主要检测到病毒为诺如病毒GⅠ和GⅡ型、腺病毒以及轮状病毒。气溶胶中的病毒组成取决于当地废水中病毒的种类和含量,废水中含量相对较少的病毒如戊型肝炎病毒等则较难检出。尽管病毒气溶胶在污水处置厂各个环节都能产生,但不同的处置单元或阶段产生的病毒气溶胶浓度和分布不同。现有的资料标明,预处理阶段、生物处置工艺和污泥浓缩工艺是生物气溶胶集中产生的位置。芬兰7个污水处置厂的研究中发现,污水厂预处理阶段的微生物空气污染最高,其中包括曝气除砂和泵送等仅涉及机械处置或强制曝气的预处理环节。Fathi等对伊朗的一家污水厂研究发现,曝气池的下风处细菌气溶胶浓度最高(1373CFU/m3Malakoo-tian等发现了好氧污泥消化池单元(微生物负荷为1537CFU/m3细菌气溶胶的最大贡献单元。进入污水处置厂的初始废水中病原微生物最丰富,预处理阶段,机械装置不时扰动水面导致污水中大量微生物逸散到周围空气中,因此预处置环节成为重要的生物气溶胶发生地。此外,由于室内外的气象条件明显不同,室内通风性差,温度、湿度高,不受外界气流的稀释和UV辐射影响,更容易造成生物气溶胶累积,并且污泥汇聚了来自经废水分离的绝大多数病原体。因此污泥脱水车间含有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普遍高于室外构筑物。


由于现阶段大多数污水厂并未实现全自动化,场内职工在操作过程中,病毒气溶胶所导致的吸入风险无处不在还会被人们忽略。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中,瑞士31个污水处置厂收集的所有气溶胶样本中都证实了腺病毒的存在最高浓度可达2.27106copies/m3,同时污水处置厂工作人群肠道疾病发病率高于社会人群的平均值。伊朗德黑兰某市政污水处置厂内工人和周边居民,其吸入空气中轮状病毒以及诺如病毒后承受的患病风险超越了美国环境维护署建议阈值。瑞典某污水厂工人的腹泻患病率接近45%对照人群中为3%都表明了污水污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病毒气溶胶对职工具有健康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4.2防控建议


4.2.1改进污水厂通风和曝气系统


针对污水厂内的生物气溶胶,通过机械或自然系统稀释通风是有效方法。据报道,通风4h后,污水厂产生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减少了60%预处理阶段、生物处置工艺和污泥浓缩工艺作为生物气溶胶集中产生的工作场所,必需通过定期通风引入新鲜空气,防止工人受到空气中积聚的病原体气溶胶危害。此外,还应改善污水厂内机械曝气系统。Brandi等研究发现,机械曝气系统产生的气溶胶微生物浓度(细菌:560CFU/m3真菌:1110CFU/m3远高于通过细气泡扩散曝气系统(细菌:222CFU/m3真菌:190CFU/m3标明气泡扩散系统相较于机械曝气系统能更好抑制生物气溶胶的发生。Han等通过对中国广州某污水处置厂研究也印证了这点。因此,合理选择曝气设备,并在重点曝气区域建设良好通风系统,有助于降低病毒气溶胶的吸入健康风险。


4.2.2改进污水污泥处置工艺


铝铁盐与聚合阳离子型助凝剂等能够增强病毒絮凝作用,可考虑在预处置阶段强化絮凝沉降等物理过程。同时强化消毒工艺,根据当地废水中的优势病毒,调整消毒工艺参数,加强消毒工艺在末端处置的应用。污泥处置过程中,减少板框压滤机等能使污泥大面积流露于空气的设备使用,可考虑采用密闭式一体化设备,降低职工与污泥的直接接触。偏重视污泥末端处置,提高污泥稳定水平,尽量保证污泥的存储及运输过程密闭。


4.2.3建立完善的病毒检测和评价体系


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当前大多数国家污水处置厂出水和污泥出泥的生物规范依赖的粪便指示杆菌(FIB与肠道病毒几乎没有相关性,且对激进废水处置和氯化敏感性更高,无法有效表征废水中病毒的清除状况。为了更好地预测风险,需要寻求能有效代表污水厂废水、气溶胶中病毒污染和去除状况的指示病毒。鉴于此,已有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废水中替代粪便指标的病毒生物体建议,主要分成3大类:肠道病毒(包括人腺病毒,人类多瘤病毒和爱知病毒)植物病毒(PMMoV以及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F-RNA Ⅱ和Ⅲ型、人类肠道共生拟杆菌噬菌体)这些指示病毒在废水中因能长久存在不随季节变化并具有较强人类特异性而被认可。但如何选取适合的替代物仍需要更广泛的研究。同时应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建立行之有效的健康风险评价体系,针对性评估污水污泥处置各环节存在健康风险,职工防护措施。


4.2.4加强污水污泥处置人员的操作规范和防护意识


提高城镇污水污泥处置设施运行、水质及泥质检测与分析等相关人员的平安防护意识,制定污水污泥处置设施操作相关生物平安防护手册,定期培训。对于直接接触作业的环节,应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5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1现有的污水处置处置技术对典型病毒的去除效果不佳。惯例处置技术对污水中病毒LRV2log9log污泥LRV4log6log仍有大量病毒排入环境中。此外,污水和污泥中的病毒赋存特征尚不清楚,无法针对性调整污水污泥处置处置工艺以提高污水厂对病毒的去除效率。


2国污水污泥中关于病毒的控制要求和规范有待完善。未有效灭活病毒的污水和污泥重新回到自然环境中,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平安。但目前污水厂出水和污泥厂出泥均未设置合适的病毒检测指标,生物性指标仅依赖粪便指示杆菌(FIB等细菌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与病毒几乎没有相关性,无法有效表征废水和污泥中病毒的清除状况。


3污水污泥处置处置过程中病毒的传达、流露途径、流露风险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当前对污水厂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仍集中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病毒气溶胶的赋存特性、扩散规律和感染特征尚不明晰,忽视了流露于污水厂病毒气溶胶环境中的职工健康风险问题。


5.2展望


1加强污水污泥处置环节中典型病毒的赋存特性研究。深入识别污水污泥处置各环节中优势病毒类别,不时发展病毒感染性检测技术手段。目前,国仅发布《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还应继续研究污水污泥中其余典型病毒的存活和杀灭特征,以形成污水污泥中病毒检测技术规范。并在现有处置工艺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污水厂各环节对典型病毒的去除能力。


2完善污水厂排水规范和污泥后续处置规范中关于病毒的限制。当前,国仅有污染病医疗机构对其产生的污水污泥限制了病毒学指标。随着人们对生物平安意识逐渐加深,为防控污水污泥进入自然环境造成的病毒传达及暴露风险,需要参考国外规范,如美国、巴西等国家均在污水污泥处置规范中纳入了局部病毒学指标,并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污水污泥卫生学体系。未来,环境工程领域等研究学者也需加强对污水污泥病毒指示物筛选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3加强污水厂职工及周边地区健康风险评估相关研究。依据不同地区流行病学数据,结合污水厂病毒气溶胶产生情况,构建行之有效的病毒气溶胶健康风险模型,说明污水厂职工存在健康隐患,制定相应防护措施,完善公共卫生平安管理体系,从而规避职工在污水污泥处置处置过程中面临的病毒气溶胶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