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蓝藻时间过眼云烟,水质大幅得到改善
【水处理设备行业新闻】
十年磨一剑!作为太湖治理的重头戏,无锡终交出了表示抢眼的效果单:尽管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人口增加近1974万,但太湖水质已明显优于十年前。
十年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污染附加积累,太湖淤泥底质中富含大量的氮、磷。同时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同步跟上,纯水机排入太湖的污染剧增,环湖入湖河道水质恶化,致使富营养化水平加剧。蓝藻迸发从而引发大面积湖泛,数十万市民饮水告急,全国为之震惊。更为严峻的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利于蓝藻的生长和繁殖,湖湾多变的地形地貌使蓝藻易进难出,也使得无锡成为太湖蓝藻爆发的重灾区”和“主战场”
河道污染治理难,治太难上加难。从哪下手?要改善太湖水质,纯水设备首先要保证活水长流。早在十年前,以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开工建设为先导,新一轮治太工程拉开序幕。一方面,无锡紧急启动梅梁湖泵站调水,增加了引江济太”调水容量,由原来的每秒近180立方米提升至每秒251立方米左右。早在2013年,国内第一条平安供水高速通道在无锡市建成投用,实现了长江、太湖两大水源快速“切换”迅速“补给”四大自来水厂之间的清水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加强太湖流域质量监管方面,无锡每5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密度可谓全国第一。而在扎紧制度笼子层面,无锡始终坚守铁腕治污的治太准则:率先出台《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无锡太湖维护区的决定》将全市域划为太湖维护区;无锡市饮用水水源维护方法》落地,超纯水设备明确饮用水水源维护工作实行统一规划、防治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治太的经济投入也是实实在整个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投资接近1000亿元。十年来,仅无锡市就已投入超过664亿元治理太湖,其中市级财政投资占8成以上。
而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治理蓝藻是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关键难题。打捞蓝藻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太湖环境,但对近岸湖泊、河道却能起到显著“疗效”当前,蓝藻治理的主要着力点还是应当强化对氮磷负荷的控制。自2007年饮用水危机开始,无锡市政府开始打捞水藻。随即同年底,则开始采用了机械化设备打捞蓝藻。
沿太湖蓝藻聚集区域,无锡设置了固定打捞点和打捞平台,并合理配置机械化打捞船,水处理设备采取机动打捞和固定打捞相结合的方式。截至目前,无锡已建成9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和5套移动式藻水分离处理设施,解决藻水高效快速分离、藻浆脱水等关键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蓝藻处置能力和蓝藻资源化利用水平。经过前几年高强度投入、大规模治理后,太湖水质改善的边沿效应”开始呈现。
维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面对太湖维护与发展这个难题,无锡人一直在探索。经历供水危机的切肤之痛,反渗透设备无锡人深刻认识到环太湖各地工业、农业和生活的排污问题,才是蓝藻大规模爆发的温床。这样的发展大势下,无锡全市累计关停“三高两低”污染企业2974多家,搬迁入园工业企业近3000家,否决和劝退环保不达标项目逾2104个。随着上述举措不打折扣地完成,无锡大幅削减了入湖水污染物,特别是氮磷污染物总量。
- 上一篇:农村污水处理带来新商机 2018/10/18
- 下一篇: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 2018/10/17